English

信息化社会的前奏曲——信息化校园

2000-07-26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“世界大势,浩浩荡荡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”(孙中山),在世界信息化潮流的冲击下,每个民族、每个行业、每个组织都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压力,要么革新而自强,要么被时代遗弃。在这场变革的风暴中,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也不能免除浩劫,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必然要发生重大的转变。变革的方向在何处呢?这就是“信息化校园”。“信息化校园”的实质即“以信息为中心,网络为媒介,校园为舞台,实现校园各种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、信息资源配置最优化,信息资源利用合理化。”在知识经济社会中,大学将成为全面创新型人文教育基地,成为整个知识经济的“核心发动机”,成为引导终身教育的网络社区。

从技术上讲,“信息化”主要有两个方面:一个是数字化,一个是网络化。二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。在哲学范畴上,数字化是形式,网络化是结构,形式和结构的不断碰撞与发展才产生了内容的变革——“信息化”,信息化带来的这一种全新的将取代纸媒体文明的新文明。数字化即信息载体的转换,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成数字形式。数字化的核心是各类智能型数据库的建设,它是我国实现数字化的发展瓶颈,建设并开放各行各业的数据库是一项庞大的工作。校园的数字化建设也面临同样的情形。北京大学已经率先将光缆铺进了七千名研究生的宿舍,初步搭建了便捷的网络硬件平台。但光缆铺进校园决非质的进步,血管搭成了更需要流动全身的血液,如何将传统资源数字化,如何建设网上教育资源决非一日之功。网络化意味着学校管理结构的变化,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部门化层级结构将成为历史,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将取代以院系为中心的管理体制。在信息化校园这个大社区(“校园”的提法与社区的内涵是暗合的)里,无论是在物理空间还是在虚拟空间中,学生们自发地组织成一个个的学习型小组,老师与行政人员完全围绕着每个小组来服务,一俟小组任务完成大家又自由重组新的团队。在这种虚拟的或物理的学习型小组中,没有人是常设的领导,正如尼葛洛庞帝答复中国“数字化论坛”小组时所言,没有领导,那就大家一起来做。

“网络的真正价值,越来越和信息无关,而和社区相关”。从大的范畴上讲,信息化校园首先是一个社区。社区代表了人际间的互动关系,只有每个成员是有高度责任感和参与精神才存在真实意义上的社区。教育是一个社区能够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,因为在一个信息化社会里,人们不再像过去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那么重视拥有实物的多少,而是他们的头脑能做些什么,终身教育在整个社会层次上成为人们行为的规范。提出“知识社会”思想的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,在知识社会中,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教育。社区的特征决定了大学是最适于建设社区的组织,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首先从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入手。一者因为大学拥有众多身份稳定的成员,一个由匿名的成员组成的自治性团体是不能称其为社区的,匿名性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和社会责任感的丧失,层出不穷的阴谋最终将导致团队的崩溃。二者大学的根本职责正是教育,目标的纯洁性是吸引人气的关键,这是任何商业组织所不具备的优势。清华BBS之所以人气很旺,不光因为它开得早,更因为它本身是依托于大学资源的,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决定了BBS的基调。信息社会的高级形态是知识经济社会。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教育和人才,由此大学成为知识创新的“核心发动机”,成为地域性的、拥有多学科综合优势的社会重要社区,重视人文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,另外,还活跃着一批人文艺术学院和其它提供个性化教育的专业性院校。能否强化人文教育决定了目前的高校的命运,因为在一个知识型社会里,知识与教育像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,企业将成为知识传播和技术创新的主体。

如何建设信息化校园,是我们每一所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我们的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。未雨绸缪,尽早探讨信息化社会和社区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,可以减少即将到来的信息化社会的不确定因素,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忧患意识的社会人士的注意。大学作为实现网络社区建设的最佳实体,理所当然地占据了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战略位置,“信息化校园”的实践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参与。

《信息化校园》一书月前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